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搭乘课改的高速列车——山东省武城县第五中学

来源:中学化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想取得好的成绩还得在课堂40分钟上下功夫。当前,先学后教已经成为课改共识。后教环节作为课堂重心,其功能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想取得好的成绩还得在课堂40分钟上下功夫。当前,先学后教已经成为课改共识。后教环节作为课堂重心,其功能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幸福、愉悦。这就要求教师课改不能简单地只改教学的顺序(先学后教),更重要的是提高后教的技巧,切实把后教环节掌握好、落实好。为突破后教环节,山东省武城县第五中学把赛课当作工作常态,作为落实新课改的坚强基石。在学校制定的赛课标准中,有着最重要的一条“此项得50分,整堂课可评为满分课堂”。这50分,就是集中瞄准后教环节的“四个认识误区”,打通课改的最后一公里。 以先进理论为指引 以先进理论为指引,走出后教就是“少教”的误区。学校有些教师在课改初期往往根据原来“满堂灌、教的多”等现象,认为后教环节应当少教,甚至不教,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为此,学校组织教师专门学习了蔡林森校长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每节课教师讲几分钟岂能硬性规定》这篇文章,以厘清后教环节在时间运用上的错误认识。通过学习,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后教应视学情随机而定,内容、时间因学情不同可多可少,可长可短,一切都要以学定教,应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点,讲易漏点;学生自主学习能学会的不讲,合作学习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也不会的不讲。其实,后教中的“教”与传统的满堂灌、讲授式中的“教”相比,确实要少,但少的只是“三不讲”,其他该讲的内容并没有少,也不能少。因此,“少教”是相对的,并非专指简单的数量和时间长度。 以巧搭链接为中心 以巧搭链接为中心,走出后教就是“直教”的误区。学校在课改实践中发现了一种现象:教师通过自学及检测,已经发现并掌握学情,哪些还没有学会,哪些出现了错误,后教环节的“三讲三不讲”内容已心中有数,却在授课时对这些问题迫不及待地直接进行讲授。实践证明,这时直接讲授,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时学生的思维刚刚在自学或检测中遇到问题,尚未真正深入,远远没有达到那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程度。如何对这些问题如何后教,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愤、悱”那一块区域、那一种状态中去? 学校以搭建链接为中心,巧妙进行过渡引导,这种链接是授课艺术和技巧,是一种能力,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需要教师课堂上留心观察,细心处理。例如,遇到的问题核心比较明确,就可直接采取时间留白的形式,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通过提问引导,层层深入;如果问题比较复杂,为避免思维方向偏离核心或在枝梢末节上浪费时间,就可单刀直入,直接抛出核心问题,给出时间让学生深入思考。总之,这种过渡非常重要,虽然往往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但却是点燃引爆学生思维的过程,如曲径通幽,能生成意想不到的美境。 以心灵相互碰撞、呼应为中心 以心灵相互碰撞、相互呼应为中心,走出后教就是“师教”的误区。在学校,全体教师有一种共识,那就是后教环节应是一种“大写意”,包括兵教兵、师教兵、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等,而且要通过互动形成师生心灵相互碰撞、相互呼应的交响乐,绝不是简单的由教师一统天下的枯燥的单音调。 这种“大写意”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后教程序应先兵教兵。兵教兵能教会的,老师不教,老师要坚持退到最后才能出手。二是后教形式应是对话式交流,并非教师一言堂。要鼓励学生深度思辨,勇敢表达,每节课都能激烈交锋,让生生不息的互动交流成为一种课堂常态、教学生态。三是后教保障在于师生能够互相倾听。只有课堂上老师、学生都注意倾听,学生才能感觉到老师对学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尊重,才能感觉到课堂上的安全、轻松、柔和,才能有师生、生生心灵之间的良性互动。 以素养提升为中心 以素养提升为中心,走出后教就是“高教”的认识误区。“高教”意指教的内容高难度、高深度,不教学生绝对不会。每一节课都有重点、难点,这些都应当列入后教中的“三讲”内容。学校的后教并不完全等同于只教重点、难点这些“高教”内容,内容还更加宽泛。第一,后教内容还包括易混、易错点、易漏点、规律性方法等内容;第二,包括学法指导,针对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表现,对好的方法予以表扬,以让其他同学学习借鉴,错的给予指导更正;第三还包括着眼于学生学习习惯,注意堂堂纠正学生的坐姿、站姿、写姿、说姿、倾听等习惯中不良问题。 课程改革有着相对统一的模式,对学校来讲,需要的是充分的理解和强力的执行;教学改革存在着无数种可能,对学校来讲,需要的是勇敢的尝试和科学的创新。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既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更决定着课程改革是否在课堂中能够深根发芽。现在的第五中学,每节课堂,教师都把对学生的爱放到第一位,在课堂上真诚地与学生交流,让师生间、生生间自然从容,关系紧密,心灵畅通。


文章来源:《中学化学》 网址: http://www.zxhxzz.cn/qikandaodu/2020/1113/565.html



上一篇:我们和他们的迷茫
下一篇:关于构建中学体育教学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

中学化学投稿 | 中学化学编辑部| 中学化学版面费 | 中学化学论文发表 | 中学化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学化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