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原理教学探析 --以“氧化还

来源:中学化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智慧变得更为重要。化学原理的教学,天然地具有“宏观联系微观”“理论联

随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智慧变得更为重要。化学原理的教学,天然地具有“宏观联系微观”“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作用,成为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载体。笔者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原理教学模式,以期为提高化学原理教学的有效性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课程标准要求

表1 本节内容所包含的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学科价值、教育价值[1]

?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学科的一类基本反应类型,涉及到所有有关元素价态变化的化学反应,无论是元素和物质之间的转化,还是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知识,都离不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深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将其放在必修1第二章,正是为之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做好铺垫。此外,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还可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化学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建立起“结构→性质→表征→应用”的化学学科核心研究方法,“观察现象→提出假设→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认知模型,并学习如何将此方法和模型运用到今后的化学学习中去。

2.学情分析

着眼强基固本、决战脱贫攻坚、锤炼年轻干部的需要,2017年自贡市在四川省率先全覆盖常态化选派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全市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选派出1314名第一书记到四区两县村(社区)任职,其中346名第一书记到荣县村(社区)任职。各第一书记现已扎根基层近2年,在强化政治引领,推动地方发展,切实为民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的工作已初步取得成效。本课题组主要对荣县的第一书记工作进行调研,全面了解第一书记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就如何扎实推进全覆盖常态化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给出建议意见。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明显的畸形。宝宝一出生即可识别,甚至在妈妈孕期B超检查也能发现。是由足下垂、内翻、内收三个主要畸形综合而成。

内容角度:学生在初中已经从得失氧元素的角度学习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学生在初中也学习了化合价,知道了化合价可以变化,但并没有理解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之间的关系。所以本节内容首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电子转移→化合价变化”这一认知概念。

学法角度: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以接受式为主,缺少自主思考的过程和习惯。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燃烧现象的分析,学习如何利用“假设-求证”的方法对实验现象做出科学解释,发展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2.通过原电池实验和对原子结构的分析,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和表征,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深化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观念的理解。

3.通过对三元催化器原理的探究,让学生学会用化学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四、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假设-求证,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对应教学目标1)

【师】燃烧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自然现象,当古人看见冲天而起的熊熊烈火时,他们自然想对这种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那么古人是如何解释燃烧的?

【生】由火神控制火。

【师】是否真的存在火神?你是如何判断的?

【生】应该没有火神,因为没有人看见过火神,也没有证据证明火是由火神控制的。

【师】也就是说,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需要科学证据的证明。在17世纪初期,欧洲的科学家又提出,物质能够燃烧,是因为可燃物中含有“燃素”这种物质,燃烧的过程就是可燃物释放燃素的过程。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视频】BBC纪录片《化学史》节选。

【生】科学家并没有在可燃物中发现“燃素”,所以我认为燃烧不是由燃素决定的。


文章来源:《中学化学》 网址: http://www.zxhxzz.cn/zonghexinwen/2020/1109/559.html



上一篇:走进广东实验中学,探索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
下一篇:2020年广州市中学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操作与创新技